想HOLE IN ONE有多難?很難但也別太鐵齒^^

2010071902:41

高爾夫球運動裡,若想要自開球臺打出HOLE IN ONE的一桿進洞,除了球場上的天時地利,還要配合相當程度的個人技巧與幸運指數,至於比例分配如何,我想技術層面至少應該佔有一半!當然距離越遠運氣比例越高;

仍有為數眾多,技術純熟球藝精湛的球友甚至職業選手,對此殊榮紀錄一次難求!?!

                                    

這該說是地心引力所致,還是風吹草動或蟲蟻助推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FePqTMLt0g

 

堪稱神準直接進洞的HOLE IN ONE應該是幾乎灌進去的了!這要比經由滾動而進洞的難度大多了,技術指數逼近10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hGpbbogaU8&feature=related

 

 

打GOLF卻運用司諾克技巧的HOLE IN ONE!!!高桿境界!?運氣指數破表!?

是有聽過撞到沙坑旁的沙扒巧妙進洞的真實情形,但請注意看最後,這一撞得來的獎品大不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GFMPKpsKY&feature=related

 

曾聽朋友聊過,到東南亞的泰國或馬來西亞一些觀光地區打球,當地人會訓練猴子,待客人開了球走向果嶺的空檔期間,利用視覺死角把球撿起再放進球洞裡;趁著一陣驚喜弄不清狀況時, Caddy的紅包小費就到手了!?

我想這很可能只是一樁傳聞笑話而已!被野生動物把球叼走的可能性或許還高一些!

 

有個威士忌廣告,推桿推球繞過球洞而進酒杯,原來是這麼千辛萬苦的拍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PWPfUgJuak

莫非是不想進洞的球才會進?!

朋友P太太打球二十餘年,至今共有三次HOLE IN ONE的紀錄,P先生總酸葡萄的嘲諷說:傻瓜才把球朝洞口打,會打的都設定球洞附近而已…(因為三十多年的球齡,球技雖好卻不曾打過一桿進洞吧?!)

上個星期,P夫婦倆的球隊到某球場月例賽,P太太排在倒數第二組,在最後一個短洞的開球臺上,與倒數最後一組的球友Y聊天

Y對P太太說:妳有沒有保險?!

P太太說:唉~前幾年是都有跟兒子的同學買,但是自從買了又不會進,現在不買了,你有嗎?!

Y笑笑的說:我也沒有!哪有那麼容易!?不想花錢讓保險公司賺

 

 

 

 

後來在更衣室,與Y同組的女球友進去,滿臉喜色的跟P太太報消息:Y是最後一個開球,他真的一桿進洞了!哈哈哈

**********************************************************************

後記:GOLF只是眾多球類運動裡的一項,一桿進洞也只是個記錄而已,台灣人卻創造了一些不算好的慣例,讓部分不了解GOLF的人對這項運動加深負面印象;

例如一桿進洞者要發紅包給隨行Caddy,或辦桌請客分享喜氣,這樣的"意外費用"可大可小,財大氣粗者的炫耀方式更是誇張!因此許多保險業者也就應運而生此款保單的業務了!

而近來居然有中國學者稱此項運動是宋朝"槌丸"演化,經海上絲路流傳,登陸蘇格蘭的?!

這些進展或許都讓當初玩石頭的牧羊人啼笑皆非吧!?

********************************************************

2010/7/22/01:00補充:

找了好久才找到以下這兩段比較清晰的影音,這應該可說是終極的HOLE IN ONE方式了!!!剃頭球耶!?

時間為去年2009的奧古斯塔名人賽...第一個也打剃頭球(故意嗎?!)命運大不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LzX62nXPTo

再換個角度看回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XiMfpiUFX8

再說明一下"剃頭球"為何:擊球下桿時身體若轉動過快或雙臂快過身體,球桿面沒準確擊中球心,會導致桿頭提前觸地打大球(地球)或揮擊到球的頂部,擊球頂部就是俗稱的剃頭球!職業選手也是會有失手的時候只是失手的結果,上貼影音的情形,打水飄幾次又彎轉進洞,該算"命中注定"就是要HOLE IN ONE了吧

轉播體育球賽的媒體是很現實的,總是名(人)氣越高的選手鏡頭越多,其實站在商業角度為求廣告效應這也合理;但這一段"天助神技"現場轉播媒體或許也要扼腕遺漏了吧!?幸好還有不少粉絲用業餘方式記錄下來!偉哉Youtube!!!

 

厚話一段:斐濟黑珍珠VJ也不是真的默默無聞之輩,就只是近幾年來成績欠佳罷了!反而誹聞剛歇卻同樣是戰績欠佳的伍茲,在各賽事總一路享有全程轉播;

多數運動選手的光耀期都是"有限"的,年紀會老體力會退,非自我控制的"阿達利"也會浮沉消長;又想起曾雅妮了,正值巔峰離世界排名第一也只差一步,話題熱度同樣有時效性...

偉大的馬總統真的不知道,在臺灣只花NTD兩億,若可辦一次LPGA球賽,能邀請到世界頂尖選手來臺灣參賽,讓那面旗可自主的在世界媒體曝光,這還不划算嗎?!

參考舊文:

眾多"爛"媒體沒報導或捨棄版面的"台灣之光"!

轉貼曾雅妮致媒體公開信

促進臺灣國際化有功啦!?著愛感謝TVBS與年代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