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產業分析(科技業)轉載工研院網頁

2008022415:34

提升TFT面板附加價值,創造台灣第一

文:賴彥中 圖:工研院資料

相關關鍵字:TFT 面板、光電

  全球大型 TFT 面板產業發展快速,我國廠商以後進者之姿在各世代技術跟進,並迅速趕上領先國之技術水準,進而佔領市場。國內大型TFT面板產業發展至2007年,不論是面板廠商或是零組件供應廠商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廠商之間業已經過多年整併。


回顧 2007 年之大型 TFT 面板產業變化

 在2006 年,因為面板廠商對於世足賽商機過於樂觀,庫存過多導致液晶電視面板削價競爭,跌價速度太快使得獲利受到壓縮。液晶電視面板的收益一旦變差,廠商就紛紛轉投監視器面板,產生了嚴重的排擠效應。在面板廠的產量大於需求的情況下,造成了上半年嚴重的成品庫存。因為高庫存的壓力讓業者重新審視如何規劃生產,將以往盲目擴充產能的產業重新調整到較健康的狀態。由於受到了震撼教育,有助於穩定2007年上半年的面板價格,再加上終端需求持續成長,因此從2007年第2季開始,由監視器面板帶動,率先終結自2006年以來跌跌不休的面板價格,爾後32吋電視面板甚至出現回漲,大幅度改善廠商之全年財務結構。

 隨著2007年台灣大型TFT面板產業產值破兆,友達光電的產值也在2007年超越韓國Samsung Electronic。在全球大型TFT面板產值部分,台灣佔48.7%,韓國佔37.7%,日本佔9.5%,中國大陸佔4.1%。然而國內產業發展以往僅重視產值,隨著大型TFT面板產業已成為我國「兩兆雙星」產業其中一個兆元產業,其微利化趨勢及偏低的附加價值率已引起諸多討論。因此如何在追求產值提升的同時,亦帶動企業獲利提升、勞動報酬收入增加以及資本支出效率提高等等,朝向對國內生產毛額之貢獻,成為須釐清之議題。IEK分析國內大型TFT面板產業之業者的附加價值及組成因子,同時進行跨國比較,希冀提出提升產業附加價值之建議供參考。本文研究對象包含友達光電、奇美電子、中華映管、廣輝電子、瀚宇彩晶、群創光電等六家公開發行公司。

台韓大型TFT面板廠商之附加價值分析比較

 翻開大型TFT面板產業競爭歷史,我國與南韓競爭激烈,南韓大型TFT面板產業分屬兩大集團,三星電子與樂金電子。Samsung Electronic與SDI 屬於三星電子集團,LG. Philips LCD屬於樂金電子集團。在大型TFT面板產業的競爭過程裡,日本雖然是技術領先國,但隨著韓國及我國廠商持續投入次世代面板廠投資,韓國於2003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我國廠商則緊追其後,並在2005年超越韓國成為世界第一。

 表4與表5則將台韓大型TFT面板廠商之2006年度營運表現作一比較。綜觀2000~2006年度,台韓面板廠商互有領先,然而我國廠商總體表現略遜於韓國廠商,值得國內廠商借鏡,尤其是國內二線廠商面臨市場的價格競爭時,更是逼近虧損邊緣,如不思考差異化策略,將會被市場淘汰。

表4所示為台韓大型TFT面板產業廠商的附加價值組成之差異,接著藉由四個指標來進行細部比較,如表5所示:

(1) 附加價值:加總本業的營業利益、勞動報酬,以及折舊攤提
(2) 附加價值率:以附加價值為分子,營收為分母而得
(3) 人均附加價值生產力:以附加價值為分子,員工人數為分母而得
(4) 附加價值創造效率:分子為附加價值,分母為勞動報酬加上折舊攤提,兩者相除而得

 韓國的 TFT面板產業面臨日本與台灣在產業鏈上合作所產生的威脅,因此韓國商業產業能源部(Ministry of Commerce, Industry and Energy ; MOCIE)在 2007年5月14日宣佈成立「韓國顯示器產業聯盟」(Korea Display Industry Association ; KDIA),成員包含Samsung Electronics、SDI、LG Electronics與LG. Philips LCD,希冀藉以提高它們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觀察近年來台、日、韓、中TFT面板產業發展,日本因長期致力於研發,掌握相當多專利智權,基礎產業實力雄厚,故也擁有上游材料與機器設備、關鍵零組件等;韓國除了專利智權、上游材料與機器設備稍遜日本外,其他與日本實力相近;中國大陸則僅在區域電視製造、品牌通路稍佔優勢外,專利智權、上游材料、設備、關鍵零組件等皆付之闕如;台灣則在關鍵零組件、面板生產、模組製造等方面與日韓並駕齊驅。

 隨著大型 TFT 面板各項應用產品持續擴大市場,未來國內大型TFT面板產業仍將貢獻可觀的附加價值。本文試圖由附加價值的觀點來衡量台灣大型TFT面板產業之表現,並分析附加價值之組成結構,冀望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營業利益、折舊費用及用人費用為附加價值的最大組成因子,若能提升此三項目,將可進一步提升大型TFT面板產業對國內之附加價值貢獻。

 由於大型TFT面板產業的附加價值有極大比重來自於「折舊費用」,因此在「後7.5 世代」,當面板廠面臨 50 吋以上電視市場機會與第8代以上生產線的動輒千億台幣投資決策時,其策略思維是提升未來台灣大型 TFT 面板產業附加價值的最重要議題。以下為IEK觀點:

(一) 以產線調配彈性、低成本製程技術、創新營運模式取勝

 在產業鏈部分,由於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屬多元垂直分工型態,上下游產業結構逐漸臻於健全,國內關鍵零組件廠商亟力開發低成本解決方案,故技術與成本競爭力日益強大。未來我國應秉持既有基礎,加強投資上游關鍵零組件、材料技術研發,冀望我國關鍵零組件足堪扮演輸出供應日韓的角色,這將是提升我國大型TFT面板產業的最佳機會。

 台灣面板上下游產業鏈結構已趨健全,目前擁有至少9 座第5 代或5.5代廠、3 座第6 代廠,以及2 座第7.5 代廠等,台灣大型TFT面板產能已冠於全球,將有限資金先行投入擴充技術成熟度高之生產線,除了有助於提升面板產能,也可提高產線調配彈性;加上我國廠商擅長於低成本製程技術、創新營運模式等,將可力克日韓擁有技術先行者的優勢。

 展望2008年,預計日本Sharp以及韓國Samsung的8代線產能陸續擴大,將更進一步壓低40/42吋級液晶電視的售價,40/42吋級的規格將非常有機會能在2008年成為消費者購買液晶電視的入門規格。而有關50吋級的液晶電視市場是否能在2008年起飛,目前有兩項指標待觀察,第一為50吋級的液晶電視面板生產成本下降幅度能否追上PDP面板,第二為終端產品廠商為了提高電視銷售單價而推動50吋級市場的力道。



(二) 策略發展應定位「老二主義」,快速跟隨市場主流尺寸標準

 台灣缺乏強勢產品品牌,無力主導面板規格發展,同時亦無PDP TV技術,一向以「專業代工」見長的台灣面板廠,發展策略應定位選擇「老二主義」(Follower),快速跟隨市場主流尺寸標準,專注於占液晶電視市場75%之32吋~47吋主流液晶面板市場,一旦50吋級電視市場成熟,即可投入第8代生產線,與日韓廠商一較高下。

 目前50 吋級以上的液晶電視市場只有電視領導品牌廠商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Sharp 與Samsung 投入8 代線,是因為兩者在電視市場耕耘已久,身處一線領導品牌,為了補足液晶電視產品線,因此必須有50吋級以上的產品。由於2006 年液晶電視面板跌價速度太快,使得40/42 吋級的液晶電視市場加速成熟,價格才能迅速降到消費者普遍能接受的範圍。

 展望2008年至2010年,全球大型TFT面板產業已邁向第10代生產線甚至第12代生產線的競爭,未來隨著家庭第2台電視的市場興起,以及產業用看板(Digital signage)等商用市場崛起,兩者將導致面板面積消耗量大增。因此建議未來台灣廠商應持續在島內投資生產線,利用現有的聚落優勢達成生產競爭力。如此將可以同時提高折舊費用與就業人力,更能持續吸引上游材料廠商及設備廠商來台投資,藉此提升對國內之附加價值貢獻。

(三) 以既有產業優勢積極與日商結盟

 除此,台灣面板廠應以既有產業優勢積極與日商結盟,可以尋求合資蓋廠、策略聯盟、面板代工等形式,以加強台日產業鏈互補,達成產能共享,在「後7.5 世代」雙雙立於不敗之地。雖然,中國大陸大型TFT面板廠商日趨崛起,但台灣目前無論技術、成本均較大陸業者更具優勢,目前也承接日本廠商代工訂單,若能與日本合作結盟,也可防止中國大陸與日本業者同流,避免台灣在面板產業價值鏈中與日本互補之關鍵地位逐漸弱化。

 

文章網址:http://newwww.itri.org.tw/enews/9702/c01.htm